您的位置:
首页
>>
管理中心
>>
行业资讯
>>修改新闻资讯信息
资讯类型:
行业要闻
企业动态
新品速递
解决方案
交流培训
嘉宾访谈
产业纵横
人物聚焦
展会动态
会展报告
本站动态
标 题:
*
页面广告:
不显示
显示
副 标 题:
关 键 字:
多个关键字请用“
/
”分隔,如:西门子/重大新闻
内容描述:
新闻来源:
链 接:
责任编辑:
标题图片:
无
当编辑区有插入图片时,将自动填充此下拉框
*
所属类别:
(不超过20项)
电源产品分类
:
UPS电源
稳压电源
EPS电源
变频电源
净化电源
特种电源
发电机组
开关电源(AC/DC)
逆变电源(DC/AC)
模块电源(DC/DC)
电源应用分类
:
通信电源
电力电源
车载电源
军工电源
航空航天电源
工控电源
PC电源
LED电源
电镀电源
焊接电源
加热电源
医疗电源
家电电源
便携式电源
充电机(器)
励磁电源
电源配套分类
:
功率器件
防雷浪涌
测试仪器
电磁兼容
电源IC
电池/蓄电池
电池检测
变压器
传感器
轴流风机
电子元件
连接器及端子
散热器
电解电容
PCB/辅助材料
新能源分类
:
太阳能(光伏发电)
风能发电
潮汐发电
水利发电
燃料电池
其他类
:
其他
静态页面:
生成静态页面
*
内 容:
<P> 作为德国汉诺威消费电子展(CeBIT)最大的海外参展团,中国企业却遭到西方企业的阻击。在展会头几天,德国一些媒体就传出“中国又侵犯专利权”、“中国高科技也仿冒”、“产品被查抄”等消息。虽然德国媒体称此次搜查并不只是针对中国,但是报道的矛头却都有意无意地指向中国。有分析认为,这一事件存在国外竞争对手抑制中国企业上升势头的可能,但中国企业自身也应更加自律,以维护中国形象和民族信用。</P> <P><STRONG> 中国多家参展商样品遭扣</STRONG></P> <P> 据德国《汉诺威日报》报道,上周四上午,汉诺威检察院突然对部分参展的中国厂商进行了搜查,并扣押了300多件样品,包括数码相机、导航设备、手机、MP3、电子钟、DVD播放器及数字电视接收器等设备。此次波及的厂商包括华旗爱国者、纽曼、迈乐数码等。检察院负责人克诺特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检察院已开始对这些中国公司进行调查,它们展出的产品有侵犯国外公司专利的嫌疑。他透露,这次搜查是根据意大利专利保护公司Sisvel的检举进行的。 </P> <P> 据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意大利Sisvel公司专门为一些著名企业进行专利代理,如飞利浦、法国电信及法国汤姆逊等。该公司每年都会在汉诺威消费电子展等欧美大型展会上寻找涉嫌侵权的产品和公司,现场拍照后向法院提交强制执行申请,当地法院会据此前往展会现场展开查抄工作。他们还为本届展会制作了一份“黑名单”。 </P> <P> 克诺特表示,如果这些中国公司最终被提起刑事诉讼而罪名又成立的话,除了罚款外,相关嫌疑人将被判入狱最高达5年。 </P> <P> 这次突然发生的查扣事件让中国企业措手不及。记者在现场看到,华旗公司的展位上已经有部分数字音频展品被撤下,代之以数码相机等影像技术产品。迈乐数码公司的展位已经空空如也。一些中国企业说,这纯属误会,因为中国企业大都把专利费交给生产专利产品的工厂代为支付,而公司本身并不在Sisvel的专利费支付名单上。纽曼总裁唐未德则透露,其实国内许多厂商都曾表示愿支付专利费给Sisvel,然而Sisvel一直拒绝,但到了国际展会上,Sisvel却又马上举起专利大棒,进行“严打”。 </P> <P> <STRONG>将年度“盗版奖”颁给中国企业 </STRONG></P> <P> 近年来,中国公司到“展览会王国”德国参加各种展览已成潮流,类似的知识产权纠纷也时有发生。在去年的柏林国际无线电展上,中国企业也曾遭到起诉,检举者同样是Sisvel公司。 </P> <P> 虽然德国媒体称,此次搜查并不针对中国,但是报道的矛头却都有意无意地指向中国。与此同时,德国一些媒体还对所谓德国2007年度“盗版奖”颁给两家中国企业的消息大加炒作。据报道,“获奖”的分别是一家广东企业和一家浙江企业,因为它们生产的一种保温瓶和一款街道清扫机“仿冒了德国产品”。 </P> <P> 对于此次查抄事件,也有分析人士认为,责任不完全在中国厂商,实际国际上MP3的专利问题非常混乱,“这条高速公路上的收费站非常多”,很多人都想分得一杯羹。国外厂商这么做,有可能一是为了抑制中国竞争对手的上升势头,二是趁机宣传自己的专利。一些外国企业认为,在中国维权的成本很高,因此,在国外展会期间维权成了最佳时机。 </P> <P> 但专家也强调,中国厂商自身也存在问题,有的产品没有通过国外标准认证,却在产品上却打上标志;另外,一些国外专利虽在中国没有注册或不受法律的保护,但是在其他国家却可能会受到法律保护。近几年,知识产权问题已经极大地伤害了中国的形象以及民族信用,我们的企业走出去更应当自律。 </P> <P><STRONG> 德国指责变得“小心”</STRONG> </P> <P> 本次事件让记者印象最深的是,主办方及有关部门显得“格外小心”。据记者了解,德国海关并没有像以前那样直接查抄并关闭中国企业的摊位,而只没收少数嫌疑产品。德国媒体也没有像前段时间那样立即指责中国“剽窃”。汉诺威展览会公司发言人盖德对记者表示,搜查并不仅仅限于中国厂商,此次被德国海关盯上的12家公司也包括三星、SanDisk等企业。他特别强调,“现在中国有了真正可以称得上中国制造的东西,一味仿冒他人技术的时代已过去。” </P> <P> 据记者了解,近几年来汉诺威消费电子展出现了衰落趋势。与历史最高纪录2001年相比,参观展览的人数减少了50%之多,而展会面积则缩减了1/3。相反,参展的中国商家数量却稳步上升,2004年才190家厂商参展,而今年共有462家参展,展厅面积达到了6000平方米。正如一位华商所说的,德国展览业离不开中国这位“贵客的捧场”。 </P> <P> 实际上,最重要的一点是,中国企业的技术及应用在迅猛发展,甚至某些方面已经领先欧洲。德国一家著名信息技术企业的工程师说,中国的电信运营商已通过手机增值业务、应用软件等盈利,但欧洲在相应领域还处于“幼儿园水平”。(特约记者 青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