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管理中心
>>
行业资讯
>>修改新闻资讯信息
资讯类型:
行业要闻
企业动态
新品速递
解决方案
交流培训
嘉宾访谈
产业纵横
人物聚焦
展会动态
会展报告
本站动态
标 题:
*
页面广告:
不显示
显示
副 标 题:
关 键 字:
多个关键字请用“
/
”分隔,如:西门子/重大新闻
内容描述:
综合布线系统采用标准化的语音、数据、图像、监控设备,各线综合配置在一套标准的布线系统上,统一布线设计、安装施工和集中管理维护。以屏蔽双绞线和光缆为传输媒介,采用分层星型结构,传送速率高。
新闻来源:
链 接:
责任编辑:
标题图片:
无
/uploadfile/newspic/20120829161048440.jpg
/uploadfile/newspic/20120829161057198.jpg
当编辑区有插入图片时,将自动填充此下拉框
*
所属类别:
(不超过20项)
电源产品分类
:
UPS电源
稳压电源
EPS电源
变频电源
净化电源
特种电源
发电机组
开关电源(AC/DC)
逆变电源(DC/AC)
模块电源(DC/DC)
电源应用分类
:
通信电源
电力电源
车载电源
军工电源
航空航天电源
工控电源
PC电源
LED电源
电镀电源
焊接电源
加热电源
医疗电源
家电电源
便携式电源
充电机(器)
励磁电源
电源配套分类
:
功率器件
防雷浪涌
测试仪器
电磁兼容
电源IC
电池/蓄电池
电池检测
变压器
传感器
轴流风机
电子元件
连接器及端子
散热器
电解电容
PCB/辅助材料
新能源分类
:
太阳能(光伏发电)
风能发电
潮汐发电
水利发电
燃料电池
其他类
:
其他
静态页面:
生成静态页面
*
内 容:
<P><STRONG> 引言</STRONG></P> <P> 综合布线系统采用标准化的语音、数据、图像、监控设备,各线综合配置在一套标准的布线系统上,统一布线设计、安装施工和集中管理维护。以屏蔽双绞线和光缆为传输媒介,采用分层星型结构,传送速率高。</P> <P> 近几年来,随着光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通信业务量不断的提高,数据中心已经进入以万兆传输速率为标志的时代,这样选择一套先进的数据中心综合布线系统是极其必要的,它将为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发展预留余量。</P> <P> 相对于传统楼宇结构化布线,<A href="http://www.cps800.com/news/30468.htm"><STRONG>数据中心</STRONG></A>的布线技术具有更多的技术细节与应用特征,在一栋建筑中,既有数据中心,又有其他功能性区域,怎样把传统综合布线与数据中综合布线有效的连接,组成一套高性能、高效率、整合优化以及节能环保的布线系统是我们设计的重要方向。</P> <P><STRONG> 1 系统概述</STRONG></P> <P><STRONG> 1.1 综合布线系统简介</STRONG></P> <P> 综合布线系统(即结构化布线系统)即是一套用于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传输网络,它将语音、数据、图像等设备彼此相连,也使上述设备与外部通讯数据网络相连接。综合布线系统由各种系列的部件组成,包括传输介质(含铜缆或光纤),连路管理硬件(交叉连接区域和连接面板),连接器,插座,适配器,电气保护装置(浪涌保护器及保护接地)以及支持的硬件(安装管理系统的各类工具)。综合布线系统一般由六个独立的子系统组成:</P> <P><STRONG> 1.1.1 工作区子系统</STRONG></P> <P> 一个独立的需要设置终端设备的区域宜划分为一个工作区。工作区应由配线(水平)布线系统的信息插座延伸到工作站终端设备处的连接电缆及适配器组成。</P> <P><STRONG> 1.1.2 水平子系统</STRONG></P> <P> 配线子系统应由工作区的信息插座、信息插座至楼层配线设备(FD)的配线电缆或光缆、楼层配线设备和跳线等组成。</P> <P><STRONG> 1.1.3 电讯配线间子系统</STRONG></P> <P> 电讯配线间又称为电信间,主要用于主干线与楼层水平线路的交换,电信间的数量及面积应根据水平配线的长度和信息点数量综合考虑。</P> <P><STRONG> 1.1.4 主干线子系统</STRONG></P> <P> 干线子系统应由设备间的建筑物配线设备(BD)和跳线以及设备间至各楼层配线间的干线电缆组成。</P> <P><STRONG> 1.1.5 设备间子系统</STRONG></P> <P> 设备间是在每一幢大楼的适当地点设置电信设备和计算机网络设备,以及建筑物配线设备,进行网络管理的场所。对于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设备间主要安装建筑物配线设备(BD)。电话、计算机等各种主机设备及引入设备可合装在一起。设备间内的所有总配线设备应用色标区别各类用途的配线区。设备间位置及大小应根据设备的数量、规模、最佳网络中心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P> <P><STRONG> 1.1.6 建筑群子系统等</STRONG></P> <P> 建筑群子系统应由连接各建筑物之间的综合布线缆线、建筑群配线设备(CD)和跳线等组成。建筑群子系统宜采用地下管道或电缆沟的敷设方式。管道内敷设的铜缆或光缆应遵循电话管道和入孔的各项设计规定。此外安装时至少应预留1~2 个备用管孔,以供扩充之用。如图1 所示:</P> <P align=center><IMG style="FILTER: ; WIDTH: 450px; HEIGHT: 266px" height=266 alt=综合布线系统示意图 hspace=0 src="/uploadfile/newspic/20120829161048440.jpg" width=450 border=0></P> <P> <STRONG> 综合布线系统示意图(图1)</STRONG>{$page$}</P> <P><STRONG> 1.2 数据中心布线系统简介</STRONG></P> <P> 数据中心布线包括核心数据机房内布线和数据机房外布线和支持空间(数据机房外)。</P> <P><STRONG> 1.2.1 数据机房内布线</STRONG></P> <P> 数据中心计算机房内布线空间包含主配线区,水平配线区,区域配线区和设备配线区。</P> <P> 主配线区包括主交叉连接(MC)配线设备,它是数据中心结构化布线分配系统的中心配线点。当设备直接连接到主配线区时,主配线区可以包括水平交叉连接(HC)的配线设备。主配线区的配备主要服务于数据中心网络的核心路由器、核心交换机、核心存储区域网络交换设备和PBX 设备。主配线区位于计算机房内部,为提高其安全性,主配线区也可以设置在计算机房内的一个专属空间内。每一个数据中心应该至少有一个主配线区。</P> <P> 水平配线区用来服务于不直接连接到主配线区HC 的设备。水平配线区主要包括水平配线设备,为终端设备服务的局域网交换机、存储区域网络交换机和KVM 交换机。一个数据中心可以有设置于各个楼层的计算机机房,每一层至少含有一个水平配线区,如果设备配线区的设备距离水平配线设备超过水平线缆长度限制的要求,可以设置多个水平配线区。</P> <P> 在大型计算机房中,为了获得在水平配线区与终端设备之间更高的配置灵活性,水平布线系统中可以包含一个可选择的对接点,叫做区域配线区。区域配线区位于设备经常移动或变化的区域,可以采用机柜或机架,也可以是集合点(CP)完成线缆的连接,区域配线区也可以表现为连接多个相邻设备的区域插座。</P> <P> 设备配线区是分配给终端设备安装的空间,可以包括计算机系统和通信设备,服务器和存储设备刀片服务器和服务器及外围设备。设备配线区的水平线缆端接在固定于机柜或机架的连接硬件上。需为每个设备配线区的机柜或机架提供充足数量的电源插座和连接硬件,使设备缆线和电源线的长度减少至最短距离。</P> <P><STRONG> 1.2.2 支持空间布线</STRONG></P> <P> 数据中心支持空间(计算机房外)布线空间包含进线间、电信间、行政管理区、辅助区和支持区。</P> <P> 进线间是数据中心结构化布线系统和外部配线及公用网络之间接口与互通交接的场地,设置用于分界的连接硬件。进线间的设置主要用于电信线缆的接入和电信业务经营者通信设备的放置。这些设施在进线间内经过电信线缆交叉转接,接入数据中心内。</P> <P> 电信间是数据中心内支持计算机房以外的布线空间,包括行政管理区、辅助区和支持区。电信间用于安置为数据中心的正常办公及操作维护支持提供本地数据、视频和语音通信服务的各种设备。数据中心电信间与建筑物电信间属于功能相同,但服务对象不同的空间,建筑物电信间主要服务于楼层的配线设施。</P> <P> 行政管理区主要指用于办公、卫生、值班等目的场所。辅助区是用于电子信息设备和软件的安装、调试、维护、运行监控和管理的场所。包括测试机房、监控中心、备件库、打印室、维修室、装卸室、用户工作室等区域。支持区是支持并保障完成信息处理过程和必要的技术作业的场所。包括变配电室、柴油发电机房、UPS 室、电池室、空调机房、动力站房、消防设施用房、消防和安防控制室等。</P> <P><STRONG> 2 数据机房及测试区布线系统设计</STRONG></P> <P><STRONG> 2.1 工程概况</STRONG></P> <P> 本工程为某通信公司办公楼建筑,总建筑面积67400 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46400 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21000 平方米。本建筑地下一、二层为汽车库及设备用房;首层为大堂、接待、集中会议区;二至四层为数据机房、测试机房及通信测试区,其中机房总面积约9500 平方米;四至九层为通信测试区及开敞办公区。</P> <P><STRONG> 2.2 设计原则及使用方需求</STRONG></P> <P> 考虑到使用方的业务需求,本建筑整体采用结构化布线系统,应充分考虑其兼容性、开放性、灵活性、可靠性、先进性、经济性的系统特点,适用于多种网络布线方式。采用万兆以太网通信标准和光纤与双绞线混合的布线方式,为当前及未来网络应用提供足够的带宽容量。要求测试区、办公区光纤敷设到工位,完全支持10Gb/S 的传输速率。应业主方要求,电话采用全数字IP 电话系统,本建筑应能资源共享,实现三网合一技术。{$page$}</P> <P><STRONG> 2.3 系统总体构架</STRONG></P> <P> 本系统采用开放式星型拓扑结构设计。本建筑地下一层设一个弱电机房(设备间),配线设备安装于此。外线由建筑所在地块数据总中心的园区主配线架引来,数据、语音分别采用1 组12 芯室外单模光缆。有线电视前端机房引入本建筑弱电机房1 组6 芯室外光缆。</P> <P> 因为水平链路线缆的传输距离不能超过90 米,所以在建筑每层四角处各设一个弱电间(电信间),安装弱电设备及楼层交换机柜。数据机房强、弱电布线较为繁琐,管线较多,在机房、测试区、办公区建议土建做70mm 厚网络地板,对弱电传输信道进行物理隔离,与监控视频电缆分开敷设,防止外部串扰。本楼综合布线系统拓扑结构图如图2 所示。</P> <P align=center><IMG style="FILTER: ; WIDTH: 450px; HEIGHT: 332px" height=332 alt=建筑布线拓扑图 hspace=0 src="/uploadfile/newspic/20120829161057198.jpg" width=450 border=0></P> <P> 建筑布线拓扑图(图2)<SPAN style="FONT-FAMILY: Webdings"><</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