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管理中心
>>
行业资讯
>>修改新闻资讯信息
资讯类型:
行业要闻
企业动态
新品速递
解决方案
交流培训
嘉宾访谈
产业纵横
人物聚焦
展会动态
会展报告
本站动态
标 题:
*
页面广告:
不显示
显示
副 标 题:
关 键 字:
多个关键字请用“
/
”分隔,如:西门子/重大新闻
内容描述:
新闻来源:
链 接:
责任编辑:
标题图片:
无
当编辑区有插入图片时,将自动填充此下拉框
*
所属类别:
(不超过20项)
电源产品分类
:
UPS电源
稳压电源
EPS电源
变频电源
净化电源
特种电源
发电机组
开关电源(AC/DC)
逆变电源(DC/AC)
模块电源(DC/DC)
电源应用分类
:
通信电源
电力电源
车载电源
军工电源
航空航天电源
工控电源
PC电源
LED电源
电镀电源
焊接电源
加热电源
医疗电源
家电电源
便携式电源
充电机(器)
励磁电源
电源配套分类
:
功率器件
防雷浪涌
测试仪器
电磁兼容
电源IC
电池/蓄电池
电池检测
变压器
传感器
轴流风机
电子元件
连接器及端子
散热器
电解电容
PCB/辅助材料
新能源分类
:
太阳能(光伏发电)
风能发电
潮汐发电
水利发电
燃料电池
其他类
:
其他
静态页面:
生成静态页面
*
内 容:
<BR> [size=4]传UT斯达康欲售WCDMA部门 3G战略接连失误[/size]<BR> 2006-2-28<BR><BR> [size=3]在投入10几个亿的资金支持欧洲版的WCDMA之后,UT斯达康终于沉不住气了,宣布彻底放弃WCDMA技术 <BR><BR> 风雨飘摇的UT斯达康再一次遭遇打击!<BR><BR><BR> 2006年1月20日,信息产业部正式宣布:以3G三大国际标准之一的“中国标准”TD-SCDMA作为我国通信行业标准。而UT斯达康也许是发现自己在中国3G的决策上站错了队,在投入10几个亿的资金支持欧洲版本的WCDMA之后,终于沉不住气了,宣布彻底放弃WCDMA技术,转而支持TD-SCDMA。10几个亿,扔进3G这个泥潭里,响声都没听到,就这样打了水漂。而一进一出的UT斯达康能经得住这般折腾吗?<BR><BR> 接连失策<BR><BR> 信息产业部2006年1月20日正式颁布:3G三大国际标准之一的“中国标准”TD-SCDMA为我国通信行业标准。电信专家分析,将国际三大3G标准中的TD-SCDMA确定为我国通信行业标准,这种将国际标准国内化的做法,既表明了该标准的技术已经达到产业化要求,也再次表明政府部门认可和扶持TD标准。<BR><BR> 在政府的强力支持下,国内支持其它3G标准的厂商有如遭遇雷击。而在追逐中国3G的队伍中,UT斯达康的3G决策失误了,特别是在小灵通业务再也无法提供利益的前提下,UT斯达康更是显得风雨飘摇。<BR><BR> 2005年11月,裁员风暴袭击UT斯达康。在这次裁员风暴中,3G部门裁员50%~70%,技术支持、测试部门裁员50%,小灵通部门只有5%~10%。<BR><BR> 可以看出,这次裁员的重点直指UT斯达康重金投入的3G部门。一时间流言四起,有消息称:UT斯达康在3G方面仅保留了CDMA2000部门,WCDMA部门有意出售,而TD-SCDMA部门则被整体撤消;更有传言,UT斯达康将放弃3G。<BR><BR> UT斯达康会放弃已经投入了十几亿巨资的3G业务吗?<BR><BR> 从2000年开始,UT斯达康在美、韩等地针对渠道、研发、产品等进行了共20次收购,企图打造从系统、设备、到终端,即端到端的WCDMA解决方案,这是一个通信企业欲在3G时代站稳脚跟的基础。UT斯达康在3G的投入早已远远超过了小灵通本身。<BR><BR> 据UT斯达康员工透露,UT斯达康当年还专门成立了以陆弘亮、吴鹰和前中国首席运营官周韶宁以及首席技术官黄小庆为首的3G小组,每周都会讨论3G的市场状况和进展。<BR><BR> 然而,随着小灵通的业绩下滑,正向美好的3G远景迈进的UT斯达康却不得不承受来自资本市场的拷问,这无疑搅乱了UT 走在“3G之路”的脚步。吴鹰在第一次裁员结束后的员工大会上曾把小灵通、QBOX以及WCDMA作为发展重点,而仅仅5个月之后,陆弘亮却对员工表示,“3G这个方向与之前想象的有区别”。<BR><BR> 可见,UT斯达康对未来发展方向并不是十分确定。<BR><BR> UT斯达康董事长兼CEO吴鹰在公布2006年发展计划时称:“UT斯达康绝不会放弃3G,而是在3G上有所取舍。”吴鹰坦言,“前几年发展得有些膨胀了,产品线也过于宽泛,现在必须做出调整。”而他这次所谓的调整就是,“UT斯达康今后将在3G上偏重国际市场和具有明显优势、能立即给UT带来直接收益的CDMA2000业务,兼顾TD-SCDMA。”<BR><BR> 业界分析,UT斯达康的抽身而退与2005年业绩不佳紧密相关,UT已经很难再投入大量资金在前途未卜的3G项目上,特别是在欧洲3G标准WCDMA领域的激烈竞争中,在爱立信、朗讯、北电这些巨头的强势竞争下,UT斯达康不得不退出这个市场。<BR><BR> 只是一向被业界称作“机会主义者”的吴鹰这次“押宝”押对了吗?<BR><BR> 为错误买单<BR><BR> UT斯达康在3G上的追逐失败,一方面突显了公司决策的失误,另一方面也显现出UT斯达康在制订战略规划上的失败。而现在,UT斯达康显然正在为过往的失误买单。<BR><BR> 在中国创造了一个“小灵通”产业神话的UT斯达康成立已过10年,然而依旧无法改变业内人士眼里一成不变的“暴发户”形象。业内人士接受采访时认为,UT斯达康仅仅依靠小灵通一项产品在国内通信市场赚得盆满钵溢,与技术实力相比,UT斯达康更多的是把握机会的能力。但这种机会不是年年有,即使年年有也未必会次次落在同一家。这种过度依赖单一产品的弊端在2004年就已经开始显示。据UT斯达康2004年年报显示,UT斯达康80%的收入都来自中国,小灵通收入占总收入的60%。<BR><BR> 2006年2月9日「北京时间2006年2月10日」,UT斯达康于美国东部时间发布2005年第4季度财报和2005年财报。财报显示,UT斯达康第4季度净亏损为2060万美元,合每股净亏损0.17美元。<BR><BR> 与之前的风光无限相比,UT斯达康在2005年用“一落千丈”来形容毫不为过。<BR><BR> UT斯达康全球总裁陆弘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认,“国内市场的改变超出了想象”。<BR><BR> 改变这种状况,牺牲的是为UT斯达康付出了好几年心血的员工。一封署名为UT斯达康全球总裁陆宏亮的信,近日传至公司全体员工手中。这是一封言辞恳切的“判决书”——1400名UT斯达康员工被告知失去工作。<BR><BR> 这封千余字的“判决书”,开启了UT斯达康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裁员行动,17%的员工将在此次全球重组计划中被“调整掉”。同时,公司亦决定扩大供应链和IT领域业务的外包,以达到每季度削减4000万美元运营支出的目标。<BR><BR> UT斯达康业务下滑的主因在于,运营商大幅缩减小灵通网络设备开支的举措,以及中兴、华为等竞争对手的挤压。对过于倚重小灵通业务及中国市场的UT斯达康而言,这样的打击是致命的。<BR> “这种状态2年前已经隐现,可惜UT高层动作慢了些。”IDC中国区副总裁万宁说。在他眼中,有着“梦之队”之称的UT斯达康高层团队,在公司管理、市场营销、资本运作等方面均有不俗表现,但战略规划却显得有些不足。<BR><BR> “更为关键的是,在下一波技术来临时,在任何一个领域,UT都缺乏足够的实力「抢占山头」。”万宁说,UT缺乏核心技术,无论是3G还是IPTV,甚至手机市场,UT都必须面临来自思科、朗讯、诺基亚,甚至华为、中兴的竞争。<BR> <BR> 一连串的打击下,注定了UT斯达康在2006年的路更不会好走。据美国华尔街预测,UT斯达康2006年第1季度总营收大约为5.05亿美元到5.35亿美元;每股亏损在0.65美元到0.75美元之间。<BR> 然而,这仅仅是UT斯达康为自身决策失误买单的开始吗?<BR><BR> 病急乱投医<BR><BR> 在经历了种种错误的决策后,吴鹰又看上了近年来在国内势头红火的IPTV业务。<BR><BR> 吴鹰认为,IPTV是一项颠覆性的技术,是UT斯达康2006年发展的“重中之重”。他认为,该业务面临的政策壁垒远小于当年的小灵通,希望能在IPTV的身上拷贝当年小灵通的成功。为此,UT斯达康准备了上百亿元的资金后盾。<BR><BR> 但IPTV前景并不明朗!这项技术涉及电信与广电两部门之间的争斗,而且电信运营商经营IPTV受到“双牌照”的束缚,现在只有上海文广具有经营资质。<BR><BR> 另外,整个IPTV价值链由5类参与者构成:内容提供商、增值运营商、电信宽带运营商、设备供应商和用户。当前我国电信运营商、广电单位、内容供应商等都展开了一定程度的合作,但具体的合作模式并不明朗。随着IPTV向纵深发展,尚未统一的标准问题也将成为IPTV发展的一大桎梏。<BR><BR> 病急乱投医的UT斯达康甚至还对在2006年续写小灵通的神话寄予厚望:“虽然小灵通现在不是UT斯达康的主推动力,但还是UT斯达康收入的主要来源。”吴鹰表示在国内3G牌照颁发前,UT斯达康还会在小灵通业务上大量投资。<BR><BR> 这次UT的重金投入会不会又是一场空呢?<BR><BR> 重组过后的UT斯达康,在彻底放弃欧洲版本的WCDMA后,开始宣布支持TD-SCDMA标准。据UT斯达康3G部门高层向本刊记者透露,3G部门经过裁员后,剩下的人主要放在TD-SCDMA上,只有很小一部分放在CDMA2000上,因为UT斯达康在CDMA2000上的投入主要靠收购的一家国外公司在运作。<BR><BR> 不过,3G的道路并不如UT斯达康那样说到就能做到的。易观国际副总裁张鹰认为,UT斯达康在3G业务上并不算强,它曾经有机会可以做从PHS到3G的过渡方案,但实际上并没有抓住,小灵通并不是一个有活力和生命力的产品,IPTV也看不到业务上有突飞猛进的迹象,未来的发展将会很难预料。<BR><BR> 步伐凌乱的UT斯达康在2006年似乎依然不甚乐观![/size]<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