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管理中心
>>
行业资讯
>>修改新闻资讯信息
资讯类型:
行业要闻
企业动态
新品速递
解决方案
交流培训
嘉宾访谈
产业纵横
人物聚焦
展会动态
会展报告
本站动态
标 题:
*
页面广告:
不显示
显示
副 标 题:
关 键 字:
多个关键字请用“
/
”分隔,如:西门子/重大新闻
内容描述:
国内海上风电虽然起步较晚,但是由于海风资源的稳定性和大发电功率的特点,近年来有了较快发展。鉴于海风资源的地理分布,海上风电可发展区域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因而大力发展海上风电,既可以满足东部用电需求,更会加快我国绿色发电的步伐。在此通过对国内,特别是海上风电发展较为迅速的江苏省的经济政策环境研究,以及海上风电项目施工、运行特点的分析,对海上风电的经济性及发展前景进行探讨。
新闻来源:
链 接:
责任编辑:
标题图片:
无
当编辑区有插入图片时,将自动填充此下拉框
*
所属类别:
(不超过20项)
电源产品分类
:
UPS电源
稳压电源
EPS电源
变频电源
净化电源
特种电源
发电机组
开关电源(AC/DC)
逆变电源(DC/AC)
模块电源(DC/DC)
电源应用分类
:
通信电源
电力电源
车载电源
军工电源
航空航天电源
工控电源
PC电源
LED电源
电镀电源
焊接电源
加热电源
医疗电源
家电电源
便携式电源
充电机(器)
励磁电源
电源配套分类
:
功率器件
防雷浪涌
测试仪器
电磁兼容
电源IC
电池/蓄电池
电池检测
变压器
传感器
轴流风机
电子元件
连接器及端子
散热器
电解电容
PCB/辅助材料
新能源分类
:
太阳能(光伏发电)
风能发电
潮汐发电
水利发电
燃料电池
其他类
:
其他
静态页面:
生成静态页面
*
内 容:
<P> 国内海上风电虽然起步较晚,但是由于海风资源的稳定性和大发电功率的特点,近年来有了较快发展。鉴于海风资源的地理分布,海上风电可发展区域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因而大力发展海上风电,既可以满足东部用电需求,更会加快我国绿色发电的步伐。在此通过对国内,特别是海上风电发展较为迅速的江苏省的经济政策环境研究,以及海上风电项目施工、运行特点的分析,对海上风电的经济性及发展前景进行探讨。</P> <P> <STRONG>国内海上风电发展概述 </STRONG></P> <P> 根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数据,截至2016年底,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162万千瓦,海上风电占全国风电总装机容量的比重为0.96%。2009年,东海大桥海上示范风电场建成投产。2012年底我国海上风电场累计装机接近40万千瓦。受海域使用等因素影响,2013年海上风电发展放缓。2014年,我国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约20万千瓦,全部位于江苏省。2015年我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36万千瓦,主要分布在江苏省和福建省。2016年中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154台,容量达到59万千瓦,同比增长64%。</P> <P> 在电价方面,2014年6月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海上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对非招标的海上风电项目,区分潮间带风电和近海风电两种类型确定上网电价。2017年以前(不含2017年)投运的近海风电项目上网电价为每千瓦时0.85元,潮间带风电项目上网电价为每千瓦时0.75元。2016年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再次发布通知,为继续鼓励海上风电发展,规定海上风电标杆电价不作调整。</P> <P> 规划政策方面,为了鼓励和引导海上风电健康持续发展,实现能源结构调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海上风电的发展提供支持。国家能源局印发《全国海上风电开发建设方案(2014-2016)的通知》《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等,提出了海上风电发展规划、项目核准、海域海岛使用、环境保护、施工及运行等环节的管理和技术质量具体要求。其中,《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将积极稳妥推进海上风电建设,重点推动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省的海上风电建设,到2020年4省海上风电开工建设规模均将达到100万千瓦以上,到2020年,全国海上风电开工建设规模达到1000万千瓦,力争累计并网容量达到500万千瓦以上。</P> <P> <STRONG>江苏省海上风电的经济政策环境 </STRONG></P> <P> 截至2017年的6月底,江苏省海上风电装机是118万千瓦,占全省新能源装机20%,海上风电(潮间带和近岸海域风电)装机容量规模全国居首。从布局区域上看,江苏省海上风电项目主要集中在如东县、大丰市、滨海县和响水县等海域。由于江苏省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透明开放的市场准入制度,良好的工业基础,各电力开发企业纷纷抢滩进入,市场资源的竞争非常激烈。</P> <P> 资源良好、风能条件优越。江苏省东部沿海海岸线长约954千米,海域面积37500平方千米,滩涂6500平方千米,风能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沿海滩涂和近海海域。潮间带和近海海域80米高度平均风速在7.5米/秒左右,近海部分海域80米高度平均风速接近8.0米/秒,风能资源开发价值较好。</P> <P> 电网消纳能力强。江苏省电力装机规模超过一亿千瓦,电网消纳能力强,具有较强大的电网系统。电网布局合理,电力输送便利,能够保障全额消纳。新能源补贴发放及时,未出现长时间拖欠问题,保证了新能源项目的收益。</P> <P> 海上风电企业发展迅速,已形成了完整产业链。江苏省风电产业链基本齐全,形成了一定的集群优势,具备了一定规模和水平的风电机组制造能力、关键零部件制造能力、风电机组配套能力。江苏省规模以上风电企业约为70家,其中风电机组制造企业10家,关键零部件制造企业10余家,配套企业30余家。节约了物流成本,同时也为后期运维备品配件的及时供应创造了条件。</P> <P> 经济发展迅速,政策规划重点培育。“十二五”,江苏省GDP年均增长9.6%,高于全国1.8个百分点,“十三五”期间,江苏省预计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同时,《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加快推进能源变革,优化能源生产结构,大力发展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推动清洁高效、低碳优质能源逐步成为增量能源贡献主体。风电,海陆并举、以海为主,兼顾内陆中低速风能开发,形成800~1000万千瓦装机。”《江苏省“十三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提出,“优化海上风电开发布局,积极发展离岸风电。巩固放大盐城国家海上风电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效应,推动海上风电设备关键技术攻关,重点发展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6兆瓦以上海上风电机组及关键零部件、集中监控及智慧风场管理系统、风电控制系统及设备、构建集技术研发、装备制造、风场应用和配套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支持盐城、南通、连云港海上风电开发,加快建设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P> <P> <STRONG>海上风电项目的经济性及成本控制 </STRONG></P> <P> 海上风电机组装机成本主要受到海水深度和离岸距离影响。海水深度的增加将导致支撑结构成本上升。据测算,单独考虑海水深度的影响,当海水深度从15米增加到45米时,支撑结构的成本将由2886元/千瓦增加到7380元/千瓦。另外,安装成本也会随着海水深度的增加而增加。</P> <P> 离岸距离的增加将导致海底电缆长度与所需变压设备数量的增加,同时远离海岸的海域环境也普遍较差。据测算,当离岸距离从5千米增加到200千米时,安装成本将由3813元/千瓦增加到7905元/千瓦。另外,离岸距离的增加还会增加安装船的航行距离,使得燃料成本上升。</P> <P> 中国海上风电场的千瓦容量投资约为陆上风电场的2~3倍左右。</P> <P> 就海上风电项目各部分具体来说:</P> <P> 风机方面,海上风电风机投资占比达到工程总造价50%,对项目的经济性十分敏感。由于海上气候特殊,风机设备制造过程中需考虑台风、防腐等技术要求,需要增加设备成本。风电机组的选型并不是单机容量越大越好,应结合海上风资源、风机机型技术成熟度、机组效率、风机设备的运输安装和易维护性等条件综合比较,选择有代表性的风机及不同风机组合进行详细的经济比选。</P> <P> 桩基。不同风电场基础造价受到海深和基础形式的影响会有明显的差别,应具体进行造价对比分析。以江苏沿海为例,现阶段钢管桩制作费用在4000元/吨左右。钢管桩钢材价格的波动对海上风电项目的投资有较大影响,仅从2016年1月~2016年5月,价格就有30%左右的上涨。高桩承台钢管桩数量有6~8根,现阶段制作费用在2500元/吨左右。钢管防腐与单桩基础相同。如果桩重在120吨以下,国内能施工的船机较多,超过120吨后,国内的施工船机相对来说较少。</P> <P> 海缆。海缆结构特殊复杂,自重和机械强度大,为了适应海底的复杂环境,海缆的设计要考虑海水的渗漏和腐蚀,因此海缆造价远高于陆上电缆。风电场风机之间一般采用35千伏海缆,海上升压站至登陆的主海缆一般选用110千伏或220千伏。采用三芯海缆还是单芯海缆,剔除输送容量因素,主要受制于施工船机设备和登陆距离的影响。</P> <P> 海上升压站。电压等级、上部建筑结构体积重量、升压站基础形式对所用钢结构工程量影响较大,陆上升压站建设规模的大小以及所有海缆敷设路由是否合理、舾装的标准、材料采购来源的远近对工程费用的影响程度等也是影响造价的内容。</P> <P> 海上风机运输和吊装要用专业的驳船和巨型浮吊,并需要采取相关辅助措施,远高于陆上风机吊装费用。目前国内专业船舶数量较少,导致吊装所需时间偏长,增加了整体吊装成本。</P> <P> 此外,海洋资源十分宝贵,风电机组布置应按照节约用海原则,在技术可行的范围内尽量减小风电场涉海面积,以减少项目建设用海(地)费用。</P> <P> 通过国内特别是江苏和福建陆续开工建设的一批海上风电项目,主机设备的可靠性、施工装备、施工工法等都逐步成熟,为规模化开发海上风电项目打好了基础。</P> <P> 目前海上风机机组基本已经实现国产化,随着海上风电的迅猛发展,大量风电机组的批量生产、吊装、运行,国内风机厂家竞争越来越激烈,机组和零部件价格会逐渐下降。另外,海上升压站、高压海缆等价格随着产业化程度提高,也显现了下降的趋势。随着施工技术逐渐成熟,海上风电施工成本也将大幅降低。目前,我国海上风电单位千瓦投资一般在15000~19000元之间,至2020年建设成本预计可小幅下降。</P> <P> 由于我国海上风电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因而缺乏专业的施工队伍,施工能力较弱,随着众多海上风电项目的开工建设,我国海上风电建设队伍的施工能力将不断提高,逐渐形成一批专业的施工团队。同时,根据市场的需要,未来将出现一大批专业的运维团队,专门从事风电机组、塔筒及基础、升压站、海缆等设备的预防性维护、故障维护和定检维护。海上风电的装备标准和认证体系也将逐步完善。海上风电项目在今后的快速发展中,相关配套产业也将不断完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