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管理中心
>>
行业资讯
>>修改新闻资讯信息
资讯类型:
行业要闻
企业动态
新品速递
解决方案
交流培训
嘉宾访谈
产业纵横
人物聚焦
展会动态
会展报告
本站动态
标 题:
*
页面广告:
不显示
显示
副 标 题:
关 键 字:
多个关键字请用“
/
”分隔,如:西门子/重大新闻
内容描述:
2017年各家全球组件出货量大致底定,根据集邦咨询旗下新能源研究中心集邦新能源网EnergyTrend统计:2017年出货总量达到103GW,其中五大整合厂(晶科、天合、晶澳、阿特斯、韩华)与两大硅片龙头厂(协鑫集成、隆基乐叶)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光是这几家的出货量就将近50GW;几乎占去一半的份额.
新闻来源:
链 接:
责任编辑:
标题图片:
无
/uploadfile/newspic/20180329102653597.jpg
/uploadfile/newspic/20180329102704933.jpg
/uploadfile/newspic/20180329102714883.jpg
/uploadfile/newspic/20180329114401339.jpg
当编辑区有插入图片时,将自动填充此下拉框
*
所属类别:
(不超过20项)
电源产品分类
:
UPS电源
稳压电源
EPS电源
变频电源
净化电源
特种电源
发电机组
开关电源(AC/DC)
逆变电源(DC/AC)
模块电源(DC/DC)
电源应用分类
:
通信电源
电力电源
车载电源
军工电源
航空航天电源
工控电源
PC电源
LED电源
电镀电源
焊接电源
加热电源
医疗电源
家电电源
便携式电源
充电机(器)
励磁电源
电源配套分类
:
功率器件
防雷浪涌
测试仪器
电磁兼容
电源IC
电池/蓄电池
电池检测
变压器
传感器
轴流风机
电子元件
连接器及端子
散热器
电解电容
PCB/辅助材料
新能源分类
:
太阳能(光伏发电)
风能发电
潮汐发电
水利发电
燃料电池
其他类
:
其他
静态页面:
生成静态页面
*
内 容:
<P> 2017年各家全球组件出货量大致底定,根据集邦咨询旗下新能源研究中心集邦新能源网EnergyTrend统计:2017年出货总量达到103GW,其中五大整合厂(晶科、天合、晶澳、阿特斯、韩华)与两大硅片龙头厂(协鑫集成、隆基乐叶)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光是这几家的出货量就将近50GW;几乎占去一半的份额,若以2018年前述厂家预期扩张的程度估计;每家都是喊出冲破10GW的出货量态势来看;不论是实际出货量或者占比都有机会超过全球的一半以上,可以说未来的市场确实是大者恒大的赛局。</P> <P align=center><IMG border=0 src="/uploadfile/newspic/20180329102653597.jpg"></P> <P> 以上表2017年排名首位的晶科能源为例:2017年出货9.8GW直逼10GW大关,比起2016年的6.65GW成长了47.4%,而2018年的预估也来到11.5~12GW的水平,根据其他厂家公布的讯息;若是真的符合上述冲破10GW的数字来看,看起来要稳坐排名的要项之一就是出货量年年持续双位数的成长。</P> <P> <STRONG>单晶与多晶:兄弟爬山各自努力</STRONG></P> <P> 由于各家对于单晶与多晶组件产能的布局会因市场与产品需求之不同而有所差别,加上多重技术叠的结果;间接影响单晶与多晶两者之间的竞争较量,我们在此将单晶与多晶两项产品分别表述。</P> <P align=center><IMG border=0 src="/uploadfile/newspic/20180329114401339.jpg"></P> <P> 若是以单晶组件出货排名来看;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单晶硅片龙头大厂隆基乐叶一举跃升为首位,主要原因在于该厂为专注于单晶产品的生产制造;举凡从上游的硅片、中间的电池到组件出货,皆是以单晶作为品牌著称,预期2018年会有超过倍数成长的实力。</P> <P> 整体而言;2017年单晶组件总出货量占比约为31.1%;相当于32GW的出货量,不论占比与数量;都比2016年成长不少,虽然目前整体市场仍然是多晶的天下;随着两大单晶硅片厂布局2018年的扩张;包括隆基乐业的28GW与中环的23GW;加上其他厂家的产能,我们估计单晶产能可以来到60GW,如此反映出来的单晶组件占比与出货量肯定会突破2017年的数据。</P> <P align=center><IMG border=0 src="/uploadfile/newspic/20180329102704933.jpg"></P> <P> 另外多晶组件的部分我们也看到另外一家多晶硅片龙头大厂的出现排名,其实会胜出的原因也是与上述隆基乐叶如出一辙的情况,这两间都是专注于本业出产之硅片产品;进而衍生出自家品牌的组件出货,协鑫集成虽然无法一举跃升榜首;但是透过下游的扩产与市场需求的开拓,相信也是有机会成为榜首之列。</P> <P> 2017年整体多晶的出货量也超越70GW的水平,虽然整体占比略降;但是随着整个市场的出货量提升,多晶组件的出货量也随之上扬,况且多晶硅片扩产的进度也不停歇,以龙头厂协鑫一家就可以产出24GW,加上其他厂家的产能;轻松超越去年的77GW产能不是问题。</P> <P align=center><IMG border=0 src="/uploadfile/newspic/20180329102714883.jpg"></P> <P> <STRONG>多重技术的叠加;组件的功率发挥极致</STRONG></P> <P> PERC技术的普及化</P> <P> 2017年不论单多晶厂家都卯足全力发展自家的PERC制程,除了有中国国内“领跑者计划”的指标限制引领之外;各家厂商为提升生产效益的最大化,纷纷将PERC列为标准的生产流程,在制程能力提升的同时;厂家们还是不停地开发突破转换效率的提升,所以标准的PERC制程已经无法满足现有的制程能力,额外添加的小型技术变更;如:选择性发射电极或者无网结网版印刷等相关些微效率提升的方法,都是厂家努力的方向。</P> <P> 双面、半切与多栅线的应用</P> <P> 除了在电池制造上面做突破之外;组件端的变化也是厂家们努力提升能力的一项环节。以2018年初日本PV EXPO展为例;各家组件厂展示的产品都不会遗漏半切(Half Cut, HC)技术与多栅线(Multi-Bus Bar, MBB)技术的相关产品;甚至是多重技术叠加,有些厂家甚至展示PERC技术叠加双面技术的产品,这些讯息也表达出2018年的组件产品不再只是单一形式(技术)的展示,它会是一种多样性的组合与变化。</P> <P> 展望2018年各家竞逐出货量排名;扩大自家的出海口是当物首要之急,一旦能够掌握充足的需求,对于产能过剩的问题也就无需担忧,以目前中国国内的需求占据全球首位;仍为大家首选,但是对于过度集中的市场投注也不是唯一之计,需将自身产品打造多元性与出货分布平均;如此才可以算是成熟整合大厂的策略布局。对于两大硅片龙头厂在进入2018年的整合扩张阶段,势必要扩大整体供应链的布局,如此才有机会追上前面五大传统整合厂,这也是后进者必须急起直追的趋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