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管理中心
>>
行业资讯
>>修改新闻资讯信息
资讯类型:
行业要闻
企业动态
新品速递
解决方案
交流培训
嘉宾访谈
产业纵横
人物聚焦
展会动态
会展报告
本站动态
标 题:
*
页面广告:
不显示
显示
副 标 题:
关 键 字:
多个关键字请用“
/
”分隔,如:西门子/重大新闻
内容描述:
据知情者透露,今夏电力缺口将有所扩大,最大值“将超过1000万千瓦”。
新闻来源:
链 接:
责任编辑:
标题图片:
无
当编辑区有插入图片时,将自动填充此下拉框
*
所属类别:
(不超过20项)
电源产品分类
:
UPS电源
稳压电源
EPS电源
变频电源
净化电源
特种电源
发电机组
开关电源(AC/DC)
逆变电源(DC/AC)
模块电源(DC/DC)
电源应用分类
:
通信电源
电力电源
车载电源
军工电源
航空航天电源
工控电源
PC电源
LED电源
电镀电源
焊接电源
加热电源
医疗电源
家电电源
便携式电源
充电机(器)
励磁电源
电源配套分类
:
功率器件
防雷浪涌
测试仪器
电磁兼容
电源IC
电池/蓄电池
电池检测
变压器
传感器
轴流风机
电子元件
连接器及端子
散热器
电解电容
PCB/辅助材料
新能源分类
:
太阳能(光伏发电)
风能发电
潮汐发电
水利发电
燃料电池
其他类
:
其他
静态页面:
生成静态页面
*
内 容:
<P> 据知情者透露,今夏电力缺口将有所扩大,最大值“将超过1000万千瓦”。</P> <P> 河北南网600万千瓦、山东500万千瓦、湖北300万千瓦、安徽200万千瓦、江西80万至100万千瓦……这组数字代表的不是当地今年将要新增的发电装机容量,而是今夏即将出现的电力供应“缺口”。</P> <P> 6月底,各省经信委、电力公司先后召开的迎峰度夏工作会议传出了上述“缺口”数据。虽然国家能源局、电网公司均未对外发布最新预测数据,但记者拿到的一份国家电网公司相关统计文件显示,2017年夏季高峰期国网经营区内供应缺口为667万千瓦。另据不愿具名的知情者透露,今夏电力缺口将有所扩大,最大值“将超过1000万千瓦”。</P> <P> 为何在产能过剩背景之下还会产生缺电问题,并呈现愈演愈烈之势?</P> <P> <STRONG>缺电范围超过去年</STRONG></P> <P> 根据国网江苏公司的预测,用电大省江苏今夏最大用电负荷同比将增近10%,相当于增加了一个南京市的用电负荷。而就在2017年夏天,江苏电网最高负荷突破了1亿千瓦,成为继广东之后国内第二个负荷破亿省份。</P> <P> “前几年迎峰度夏期间,东中部各省也都不同程度出现过局地电力供应紧张的情况。”国调中心调度计划处处长胡超凡表示,在宏观经济、气温、电能替代等多因素叠加影响下,今年用电需求增长明显。“今年夏天,京津冀鲁、华东地区的缺电现象会比较集中,华中部分地区也会出现电力缺口。”</P> <P> 中电联行业发展与资源节约部副主任薛静曾经表示,今年全社会用电需求的增长超过了中电联先前的预期。中电联于今年年初发布的《2017-2018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预测称,今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长5.5%左右。但根据电力工业运行简况,1-5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266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7%;其中,5月份用电量增速更是高达11.4%。</P> <P> “经济稳中向好是用电量大增的主要原因。” 国网能源研究院副总经济师单葆国认为,1-5月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75%,同时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均保持高速增长,显著抬高了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另一方面,电能替代对用电需求增长的贡献很大。2017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量达到3905亿千瓦时,其中电能替代电量超过1200亿千瓦时,电能替代对用电量增量贡献超过了30%。”根据规划,国家电网今年将新增电能替代电量1300亿千瓦时。</P> <P> 此外,今年天气因素对用电需求的拉升十分明显。国网河北公司的报告指出,今夏河北南网出现供电缺口的天数在10天左右,缺电时段内最重要的负荷增长来自于空调制冷负荷。从2011年到2017年,河北南网最大空调制冷负荷由510万千瓦增长到1350万千瓦,增幅达165%,占总负荷的比重也从20%上升到30%。</P> <P> 6月中下旬以来,湖北、浙江、河北南网纷纷出现连日高温天气,单日负荷已经逼近甚至达到年内新高。“一般夏季用电高峰期出现在7月中旬到8月上旬。今年6月27、28日,单日全社会用电量已超205亿千瓦时,接近去年最高水平,高负荷已有所提前。” 胡超凡指出。</P> <P> <STRONG>缺口持续时间短</STRONG></P> <P> 国网各地方电力公司发布的信息显示,除上述已经发布了电力缺口明确数据的省份外,河南、江苏、浙江、湖南等地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局部地区高峰期供电紧张、备用机组不足等情况。河南预计迎峰度夏期间最大用电负荷为6350万千瓦,但最大供电能力是6400万千瓦,基本没有机组备用空间。</P> <P> 超千万千瓦的总体供应缺口,与近年来“电力产能过剩”的认知形成了反差:产能都过剩了,怎么还会缺电呢?</P> <P> “现在是缺电力,不是缺电量。”胡超凡认为,局部地区短时间的缺电属于季节性、结构性的电力缺口,不同于过去装机不足时出现的大范围“拉闸限电”。</P> <P> “十多年前发电装机不足时,高峰期负荷三亿多千瓦,最大电力缺口超过3000万千瓦。那时候是真缺电、硬缺电。”单葆国告诉记者,“根据预测,今年夏季国网经营范围内最高负荷接近8亿千瓦,即使用电高峰期电力缺口达到2000万千瓦,在总负荷中的占比也不过2.5%。”</P> <P> “仍需承认,今夏高峰期的形势确实较去年更为严峻,负荷高峰期对电网运行的压力很大。”胡超凡表示,尖峰负荷期间,电网线路、发电机组等都面临极大安全压力,需要提高重视。</P> <P> “通过负荷分析,迎峰度夏期间97%以上尖峰负荷的持续时间也只有几个小时或十几小时。短时的缺口并不可怕,就怕有人恶意炒作。” 单葆国直言,虽然今夏用电高峰期缺口较2017年更大,但高峰期缺口对全社会用电的影响不应该被过分夸大,“电网公司通过采取各种调度和相应措施,完全有能力解决好这个问题。”</P> <P> <STRONG>需求侧管理应对结构性缺电</STRONG></P> <P> 在用电需求超预期增长的同时,用于保障电力供应的发电装机增速正在回落。</P> <P> 根据中电联发布的《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17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7.7%,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0.5个百分点。在新增装机中,风电、太阳能发电各新增装机1819万千瓦、5341万千瓦,在装机增量中的占比达到了54.58%;火电新增发电装机4453万千瓦,同比减少11.78%;核电新增装机仅218万千瓦,为5年来最低水平。</P> <P> “目前国家在整体规划上,对满足用电高峰需求的考虑是比较弱的。新增装机容量一半以上是新能源,实际上在高负荷期间来看,‘有效装机’的增长不足。”有业内专家表示,从发电原理上说,风电、太阳能发电很难用来弥补电力缺口,“太阳能夜间发不了电,持续高温的天气风电机组出力也不理想,而这些又恰好是夏季用电高峰出现的时间。新增装机不少,但是高峰期能派上用场的并没有那么多。”</P> <P> 对此,国网公司相关负责人认为,为解决夏季高峰期几十个小时的电力缺口,而去投资成百上千亿元建设额外的电源、输电线路,并不具备经济性。“目前现实有效的办法,还是要通过需求侧管理,进行削峰填谷。”</P> <P> 日前,国网公司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迎峰度夏期间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以政府为主导,切实做好有序用电和电力需求响应,全力保障迎峰度夏期间居民生活和重要用户用电。</P> <P> “针对高耗能企业、中小型工业企业等,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四级预警,在不同的缺口等级下,用户可用的负荷都在政府下发的有序用电方案中明确。”国网营销部市场处何胜表示,“一旦出现缺口,会通知用户在约定时间将负荷停下。如拒不执行,我们也会在得到省市县三级政府许可下,直接把相关负荷停下来。”</P> <P> 何胜同时指出,除了行政命令式的有序用电,市场化的电力需求响应近年来也在持续推进。大工业、商业、居民用户均可以自愿参与需求侧响应,在高峰期通过降低用电负荷来换取一定量的补偿。“通过市场化机制引导,用户参与降负荷的积极性得到激发,这种调节方式未来或将成为常态。部分地区高峰期空调负荷占比可以达到50%,把空调温度稍稍上调,都可以减轻电网的压力。”何胜称。</P> <P> 据介绍,目前山东、浙江、河南等省已经开始尝试电力需求响应机制,通过市场化引导让用户主动避开用电高峰。但记者了解到,受制于地方财政状况、电力价格及补偿价格的形成机制缺失问题,电力需求响应推广虽取得一定成效,现阶段仍面临较大的压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