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管理中心>>行业资讯>>新闻资讯正文
 
新能源产业机遇与风险并存
——访国电内蒙古新能源公司邹总
新闻ID号:  27371 无标题图片
资讯类型:  人物聚焦
所属类别:  太阳能(光伏发电); 风能发电
关 键 字:  ~
内容描述: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的新能源产业现状如何?新能源产业信息化有哪些特殊的需求?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国电内蒙古新能源公司信息化负责人邹总。
发布时间:  2012/6/1 16:10:12
更新时间:  2012/6/1 16:10:12
审核情况:  已审核开通[2012/6/1 16:10:12]
浏览次数:  共 4010 人/次
新闻来源:  ~
链    接:  ~
责任编辑:  ~
发 布 者:  电源在线
图片文件
原文件名:getimage.jpg
保存文件:20120601160810394.jpg
路径文件:/uploadfile/newspic/20120601160810394.jpg
管理操作:  修改  设置为未审核    发布新闻资讯
内    容:

    近日,国内新能源企业代表国电内蒙古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电蒙能公司)与普巴软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普巴软件)携手,对其管理信息系统(简称基建MIS)进行二次开发,旨在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其在企业管理方面的难题。

新能源产业机遇与风险并存

国电内蒙古新能源有限公司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的新能源产业现状如何?新能源产业信息化有哪些特殊的需求?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国电内蒙古新能源公司信息化负责人邹总。

    邹总:我国经济经过近十年的高速发展,传统能源缺口增大,已仅次于美、日等国成为世界上能源进口大国。2011年新能源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价格成本高,并网难,格局分散等问题依然存在,机遇与风险并存。

    新能源包括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多种能源形式。在我国,早在“十五”期间就制定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重点发展太阳能光热利用、风力发电、生物质能高效利用和地热能的利用等。

    目前我国在风力发电、海洋能潮汐发电以及太阳能利用等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截止2011年上半年,全国共建有831个风电场,新增装机容量558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达到4704万千瓦,而太阳能产业代替传统能源的构想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根据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在2010年至2020年间,新能源产业累计直接投资将增加5万亿元,国家政策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倾斜,可以说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前景是美好的。

    另一方面,新能源行业中规模较大的企业信息化技术已经开始应用,但因为整体上在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应用还相对滞后于其他成熟的产业,并且起步晚,底子薄;因而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无法掌握核心技术,原有的数字化网络无法融入信息网,无法形成统一管理等。

    邹总:简化与优化工作、生产、管理流程,利用信息化系统进行流程优化与流程再造,从而降低成本,规范管理是新能源企业的当务之急。只有定制化OA才能适应企业应用的日趋复杂化和个性化需求。

    由于新能源产业的迅猛发展,新能源企业的成长速度比较快,新能源企业对于信息化的需求也越发迫切起来,无论是企业管理、企业体制、运营管理、产品设计、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等,都有迫切的需求。 {$page$}

    首先,对于拥有众多下属企业和用户的大型集团性新能源企业来说,与下属企业间沟通的统计报表和数据等工作量巨大,而且其准确性将对企业的决策有很大的影响。在简化生产经营流程的同时,更好地为客户提供周到服务,将各种信息技术手段融入到整个业务流程中,使企业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及时准确地获取经营管理信息,降低运行成本。建立起集团层面统一、标准化的运营机制,规范了内部管理,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其次,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及应用的逐渐成熟,中国新能源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企业应用的日趋复杂化和个性化,提升了对于OA产品的要求,使其产品与服务日益朝着适应用户需求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OA企业正在根据用户多变、复杂的需求,提供按需定制的产品和服务,以方便用户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并取得市场竞争中的优势。

    此外,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企业对于文档、邮件、视频等非结构化数据的传输、存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如何有效利用与企业系统基础架构相关的安全、成本控管、流程优化、业务协作、IT价值最大化等问题也是帮助企业业务发展的关键所在。在满足用户一体化集成的战略需求基础上,帮助用户降低成本,实现业务同步、流程自动化、基础设施最优化等。

    邹总:新能源企业的信息化发展趋势是以信息化为平台的管理模式,逐步实现远程监控,少人职守,区域检修,统一调度,集中管理的生产方式;工程建设主要以小业主大监理的模式;经营方面是统一管理,统一结算。

    未来新能源信息化发展方向将是以人为本,就地无人值守或少人值守的值班方式,进行远程监控,区域状态检修的格局;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生产设备为基础,以物理网为基础的分布式能源供给方式;以网路为平台的远程办公、无纸办公、协成办公的网上办公管理模式。综合来看,生产管理控制系统、办公自动化和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是新能源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