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
昨日,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的何祚庥院士在汉参加“太阳能光伏技术及产业化”论坛,他提出,我国的能源结构必须转变,变成以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为主导。
何祚庥院士算了一笔账:2005年,我国共有电力装机5亿千瓦,其中火电3.84亿千瓦,水电1.16亿千瓦,油电1500万千瓦,核电684万千瓦。205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5亿,假若人均年耗电仅2千瓦(这只是美国当前人均水准的2/3),全国年均耗电将高达30亿千瓦。
何祚庥认为,如果2050年需求30亿千瓦的电力,一个可能的结构是:由9亿火电、5亿水电、2亿核电、8亿风电、6亿太阳能电组成。9亿千瓦的火电意味着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远大于当前世界第一的美国!而且我国的资源、运输及环境容量,能否支撑9亿千瓦的火电,尚待求证。另一方面,5亿水电、2亿核电、8亿风电都已达到我国资源所能提供的极限。
那么能不能全力发展核能呢?何祚庥说,天然铀资源短缺使得我国的未来能源结构不能以核能为主。因此我国未来能源所有的缺额,都只能由太阳能发电来补充。
目前,价格高是制约太阳能发电的瓶颈,目前太阳能发电成本约是火电的10倍。但是,国内已经有多种技术方向,可以大大降低太阳能发电的成本。何祚庥预计,15年内,我国的太阳能发电成本有可能下降到和火力发电相竞争的水平。那时,如果国家大力推广的话,太阳能电有可能走进普通百姓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