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  
您的位置:电源在线首页>>行业资讯>>企业动态>>英利巨亏:债务重组背后的扩张迷途正文

英利巨亏:债务重组背后的扩张迷途

2016/2/22 9:11:28   电源在线网
分享到:

    摘要:作为光伏领航企业,曾因实现光伏组件全球销量第一、赞助两届足球世界杯而扬名的英利,却在今年1月被证实自去年年底已进入债务重组阶段。2月,国家开发银行和保定市政府共向英利“输血”33亿元的消息传出。同时,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信达(01359)将入主英利的可能也渐被放大。虽然目前英利债务重组进展尚未公布且仍存变数,但其自辉煌而衰落的原因,已然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网易财经多方了解到,在创始人苗连生主导的强势扩张下,英利在产业上游的多晶硅领域,因和其初期合作方天威集团的控股之争而蒙受不小损失,此后英利又在巨额投资光伏电站上受挫,从而造成了较大亏损及负债。权威专家表示,若英利能因债务重组重获新生,回归光伏组件制造,专注光伏技术研发,方是其唯一出路。

    深陷债务危机的光伏企业英利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英利”。美股上市公司“英利绿色能源”,YGE)或可暂渡难关。

    今年1月20日,银监会于2015年12月印发的一份文件流出,其内容显示,英利正在进行债务重组。据2015年三季度财报,英利绿色能源流动负债已达184亿元人民币(如无特殊说明,下文均为人民币),资产负债率更高达121.3%。

    2月15日,国家开发银行和河北省保定市政府(英利总部位于保定市)共向英利“输血”33亿元的消息,经彭博社等外媒传出。次日,据报道称,获得资金扶持的同时,英利与此前盛传的战略投资方——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信达”,01359)亦取得实质性谈判进展。

    对此,英利公共关系部部长王志新对网易财经表示,一切以集团官网的适时公告为准,目前不便详谈。信达总裁办亦未回复网易财经的核实邮件。不过知情人士向网易财经透露,银行及政府对英利的资金注入“基本属实”。此外,网易财经独家获悉,早于2014年5月,英利便与中国信达就融资事宜深度对接过。

    成立于1987年的英利,因1999年承建中国首个年产3兆瓦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及应用系统示范项目、2012年实现全球光伏组件销量第一等荣耀而扬名业内。同时,英利更以首家赞助南非及巴西足球世界杯的中国企业身份为外界熟知。

    在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光伏研究中心主任红炜看来,英利曾经的辉煌可谓实至名归。相比于同为光伏名企且善于“资本思维”的汉能,英利更注重实业。而其巨亏的主因,在于过度急躁的扩张。

    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林伯强亦对网易财经强调,在光伏领域相对“踏实”的英利,却在国家政策推进中丢失了企业投资理性。若此次债务重组顺利,英利最须认知的,是做强光伏产业的关键——熬。

    但曾从军15年并参加过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的英利创始人苗连生,似乎并不是一个能熬得住的人。

    两败俱伤的控股“血战”

    英利进军光伏,始于其1998年成立的保定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称“英利新能源”)。仅一年后,英利新能源承建中国首个年产3兆瓦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及应用系统示范项目,实现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商业化生产,令业界瞩目。

    2002年,保定知名国企天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天威集团”)旗下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A股简称“保变电气”,600550)寻求合作,以3650万元注资英利新能源,持股49%。

    2004年,意在趁势扩张的英利新能源急需保变电气的融资担保,为此再次转让2%股权给保变电气,后者则仅以156万元的投入便实现了对英利新能源的绝对控股。保变电气后将英利新能源更名为保定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称“天威英利”)。

    自此,天威集团借天威英利开始在多晶硅领域的市场布局。2005年,保变电气收购中国首家千吨级投产的多晶硅企业四川新光硅业科技有限公司,成为后者的第二大股东。

    英利知情人士向网易财经回忆,为了英利的前期发展,苗连生对天威集团的上述并购唯有忍气吞声。而这也导致了天威与英利的控股之争,渐渐演化为一场“血战”。

    2006年,英利谋划以“英利绿色能源”在美国纽交所上市。底气渐足的英利当年对天威英利砸下2500万元,以16倍的价格夺回两年前失去的2%股权。

    2007年,成功上市的英利绿色能源持续出击,对天威英利增资持股至74.01%。同年,天威集团决定,将其全部股权无偿划拨给央企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下称“兵装集团”)。

    彼时,兵装集团董事长尹家绪曾对媒体表示,“从不受人摆布”的兵装集团有“央企的打法”,对恢复在天威英利的“国有大股东地位”准备充分。

    在兵装集团的主导下,保变电气于2008年1月联合四川乐山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乐山乐电天威硅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乐电天威”),投资约22亿元的多晶硅项目,以制衡天威英利。

    乐电天威成立仅两月后,英利绿色能源便针对成立六九硅业有限公司(下称“六九硅业”),在多晶硅等项目上投资高达126亿元。

    行业数据显示,受益于光伏市场的升温,上游原料多晶硅价格在2007至2008年年初呈现井喷式增长,由每千克22美元一路飙升至每千克300至500美元。

    在丰厚利润的刺激下,酣战中的英利和天威,均未料到2008年9月全球金融危机后,产能过剩的多晶硅价格开始出现断崖式下跌:2011年由每千克300至500美元降为每千克约50美元,2012年更跌至每千克12美元的最低值。

    2011年,六九硅业减值22.75亿元,一蹶不振至今。而在2011年直接“停产技改”的乐电天威,已在2014年宣布破产。

    国企重压和市场突变下,失利于多晶硅业的英利,将目光投向了国家力推的光伏电站。

    密推光伏电站后巨亏

    早于2009年3月,英利便以每千瓦时0.69元(行业成本价为每千瓦时2元)的“吐血价”,拿下当时国内最大的敦煌1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

    对此,昔日光伏大佬施正荣等人均曾公开质疑苗连生刻意“搅局”。2012年,英利再次剑走偏锋,在宁夏中卫30兆瓦的并网光伏电站组件设备招标中,以低于当时业内平均价格(每瓦6元)的每瓦5.18元中标。

    2013年,英利进行“二次创业”,苗连生自此开始驱车赴各地实地考察,以实施其“千亿决战下游光伏电站”战略。是年6月,英利获得国家开发银行10.2亿元贷款。

    梳理英利官网新闻发现,其光伏电站项目(光伏地面电站和分布式光伏电站)集中增速于2013年和2015年。

    2013年6月,英利在云南与曲靖市政府、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规划用3年时间建设3000兆瓦光伏电站。7月,英利与河南省驻马店市政府签署200兆瓦光伏地面电站框架协议。

    2015年2月,英利年产300兆瓦的光伏完整产业链专用变电站项目竣工。6月,英利与山西同煤集团合作建设的朔州100兆瓦光伏地面电站项目一期50兆瓦项目并网。

  • 1
  • 2
  • 总2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电源在线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文链接:英利巨亏:债务重组背后的扩张迷途
http:www.cps800.com/news/2016-2/201622291128.html
  投稿热线 0755-82905460    邮箱  :news@cps800.com
关于该条新闻资讯信息已有0条留言,我有如下留言:
请您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导致的法律责任
·本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删除其管辖的留言内容
·您在本网的留言内容,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用户名: 密码: 匿名留言   免费注册会员
关键字:
        
按时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