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  
您的位置:电源在线首页>>行业资讯>>企业动态>>神秘华为换标 剑指国际化(图)正文

神秘华为换标 剑指国际化(图)

2006/5/13 14:59:48   电源在线网
分享到:
  随着中国加入WTO,全球一体化进程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中国市场,使得原本较为封闭的中国市场迅速融入到全球市场格局中去。中国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去应对世界舞台的挑战和竞争。原先具有浓厚地域色彩和很高国内知名度的标识在国际市场上将不得不从头开始其品牌建设。更换标识,符合国际市场顾客认知和消费习惯成为了各大企业品牌经营的重要策略。


位于深圳坂田的华为基地

  华为作为中国电信制造企业国际化的形象代表,承载着更多的民族精神的内涵。因此,这次换标引起业界的高度关注。换标是为了更好的拓展国际市场,树立华为国际化的公司品牌新形象。可以预见的是,此次换标工作,华为将会本着经济实用的原则,在突出民族特色的前提下,通过简洁印象深刻的标识,使得华为品牌能被广大国外用户自然接受。这里我们对于华为公司换标的原因和未来发展进行一个深度剖析。


图为华为的新标识


图为华为的旧标识

  适应国际化市场新定位需求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使命和愿景,并以此作为经营核心对企业的战略选择、重大决策和生意模式进行规范。企业只有明确自己的使命,才能集中自身资源,从而实现自身愿景。而更换标识正是为了适应公司的国际化市场新定位需求。

  无论是联想集团还是TCL集团的国际化历程都证明了国际化有助于企业明确自身的使命和愿景。在国际化进程中,建设一个怎么样的企业将是各厂家将会遇到的许多两难选择题。究竟是把规模作为优先目标,还是把增强核心竞争力作为优先目标?究竟是进入多元化的领域还是专注于某个专门领域?在相关领域或非相关领域的重大机会诱惑面前,是调整企业的既定战略还是坚持企业的既定战略?等等。像这些关系到企业使命和命运的重大问题,如果不是国际化,不是在陌生的国家、陌生的文化中按照人家已经建立起来的规则与国际大公司竞争,不会暴露得这么尖锐,也不会迫使我们在做出重大选择时必须摒弃一切机会主义的想法。

  华为公司从2005年开始,其海外市场业务收入占全年销售收入的58%,比04年同期增长17%,首次超过国内市场。这标志着华为的主攻市场从国内转向了国外。这一点在华为公司进行组织结构调整中也可见一斑。国内市场作为全球九大区域市场之一并没有得到特殊的地位。华为已经从一个中国的华为向世界的华为进行转变。定位的转变必然导致了经营策略上的改变。一方面,华为公司集中公司资源向海外市场倾斜,特别是欧美市场;一方面收缩产品线,试图通过转让等方式,将利润率低下或者市场劣势地位的产品线转卖给其他厂商,提高自身利润率和现金流,并通过修订公司策略进入移动终端市场。

  对于未来国际市场用户,特别是欧美用户,具有浓重中国本土特色的拼音标识比较难以接受。因此换标就成为华为国际化策略的重要步骤的重要环节。对于国外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来说,海外市场的华为是一个旧有秩序的破坏者。加上“思科诉讼”、“富士通事件”、“印度事件”等相关事件,使得华为一直被笼罩在一层迷雾当中。由于不了解,使得业界对于华为一直存有疑虑。一个开放透明,积极负责的华为才是国际市场需要和欢迎的。

  因此,换标是否成功将对于其国际品牌形象建设起到关键作用。换标将使世界上更多的人认识华为,了解华为,让更多的国际用户接受华为,忠于华为。2006年,华为设定的目标是,年销售额增长32%,从2005年的59亿美元提高到2006年的78亿美元,其中海外市场收入将占60%以上。这就是华为换标的基本出发点。

  借以改变低价形象,进入国际一流设备供应商之列

  在经过国内的长期积累,华为公司逐步将企业经营重点向海外转移。从最初试水俄罗斯,拉美市场以及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到开始进入欧美市场,与欧美传统电信制造业巨头面对面竞争,华为的国际化策略取得了初步成功。这坚定了以国际市场为主攻方向的战略,也证明了未来华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收入来源将来自国际市场。从华为近几年的海外收入比重看,2004年是41%,2005年是58%左右,2006年将达到60%以上,华为对国际市场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依赖性越来越大。

  因此,在通过换标以便让更多国际用户认识并接受华为的同时,华为也试图通过换标,改变其“价格低廉”的产品价格定位。

  不可否认,中国电信制造企业参与国际化竞争初期凭借的是劳动力的低成本优势,以及由此产生的价格优势。华为公司无论在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拓展初期,均是采取低价策略,通过“人海战术”和“土狼精神”争夺市场。这在突破市场壁垒初期是非常有效的。

  但是随着国内各大企业投身国际市场,各企业通过自身实践切身体会到:制造的低成本优势在产品技术含量和品牌差异化日益加大的行业并不明显。因为这些行业的附加价值主要不是来自制造,更准确地说主要不是来自组装,而是来自研发和市场营销。规模致胜的战略在目前国际化市场已经行不通,原先以为的规模增长带动利润增长的模式已经被证明不适用了。

  虽然在国际市场上,华为凭借物美价廉的产品,覆盖了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家运营商,世界电信运营商前50强已有22个成为华为的客户。华为的增长点是建立在比对手便宜30%的基础之上,从而改变了世界电信市场的格局。但华为也为此付出了很大牺牲,将来也很可能会伤及自身。当价格竞争拼到逼近底线、甚至演变为恶性竞争的时候,华为自身的资金压力也必然加重。低价不仅不利于华为国际形象的提升,也很难得到资本市场众多投资者的追捧。

  通过换标的契机,改变自身“价格低廉”的形象,从一个旧有秩序的破坏者向负责的全球电信市场合作者转变,将有助于华为更好的融入世界电信市场竞争中去。不仅可以改变初期给人的咄咄逼人的形象,成为一个负责可靠的合作者,还能切实提高自身销售收入和利润率,吸引资本市场投资,有助于其上市计划。

  换标后华为将充分发挥研发成本优势

  从战略角度看,在世界范围制造外包的大趋势、大环境下,一个必须靠自有品牌和自主创新确立国际市场地位的跨国企业,很少再以制造的低成本作为自己基本的、长期的竞争优势。制造的低成本不是国际竞争的长期优势。中国企业特别是电信制造业参与国际竞争真正的优势在于研发的低成本。以IT企业为例,在研发费的构成中,直接和间接人工成本约50%;与人数相关的管理费、办公场所租金、办公费、差旅费等费用还要占一个很大的比例,这些费用加起来,使得中国IT企业开发同种功能和技术水平的产品的研发成本,将大大低于西方国家同行企业。

  另一方面,国家教育制度改革促进了国内大学连续扩招,使得每年大学本科入学人数已经接近500万人,达到当年适龄入学人口的20%,接近发达国家的大学入学率的基准水平。未来中国电信制造企业潜在研发人员群基数已经可以和发达国家接近,这将确保中国电信制造企业研发的低成本优势长期存在。

  华为自成立以来就一直重视研发投入,1997年更是将“保证按销售额的10%拨付研发经费,有必要和可能时还将加大拨付的比例。”写入了自己的《华为公司基本法》,坚定不移地推行。从2000年开始,用了三年时间,重金聘请IBM咨询公司顾问对集成产品开发(IPD)、集成供应链(ISC)和营销管理(MM)流程进行重整。这两项战略措施有效的提升了研发管理水平,充分发挥了中国电信制造企业研发低成本优势,对提升华为公司的国际竞争力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使得华为公司的国际化成为企业竞争力增强的必然延伸。

  在这些举措下,华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进入新世纪以后,华为的技术创新步伐加快,不仅成为全球光网络市场的第三大设备供应商,而且已经跻身于全球 3G第一阵营,第一个发布了R4软交换商用版本,已经在18个国家地区获得WCDMA商用合同,在技术和应用上具有明显的领先优势。

  但是,在国际市场挑战中,华为面临的对手是思科、诺基亚、爱立信等国际巨头,实力都非常强大,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在技术创新方面,华为虽然不断加大投入,在3G研发上总共投入了7.25亿美元,但与对手相比,基数仍然非常小。仅2004年,爱立信投入29.5亿美元,诺基亚投入46.5亿美元。研发经费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企业的竞争实力。因此,可预见的是,华为将会借助换标的契机,加大研发投入,充分发挥研发低成本优势,围绕其国际化战略核心,参与国际竞争。

  一个面向世界的华为将是中国电信制造业所期待的,有理由相信华为将会在国际化道路上坚定的走下去,并以爱立信作为未来发展标杆,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巨型电信制造企业。换标只是开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电源在线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文链接:神秘华为换标 剑指国
http:www.cps800.com/news/2006-5/2006513145948.html
文章标签:
  投稿热线 0755-82905460    邮箱  :news@cps800.com
关于该条新闻资讯信息已有0条留言,我有如下留言:
请您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导致的法律责任
·本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删除其管辖的留言内容
·您在本网的留言内容,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用户名: 密码: 匿名留言   免费注册会员
关键字:
        
按时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