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天文
一、电动汽车行业规模分析
电动汽车在中国的发展时间并不长,并且多年来一直处于研发和试验阶段。“十一五”期间,国家从维护中国能源安全、改善大气环境、提高汽车工业竞争力及实现中国工业的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高度考虑,设立了“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通过组织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方面的力量进行联合攻关。ICTresearch认为,电动汽车的发展尚需时日才能有大的发展,主要需解决电池充电时间和使用寿命问题,这些都是阻碍该行业发展的较大因素。
表1 2008-2012年中国电动汽车市场销售额情况
| 
 年份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 
 销售额(亿元)  | 
 1.53   | 
 1.33   | 
 1.89   | 
 5.82   | 
 20.51   | 
| 
 增长率(%)  | 
 -  | 
 13.1%  | 
 42.1%  | 
 206.9%  | 
 252.4%  | 
表2 中国电动汽车政策走势分析
| 
 时间  | 
 事件  | 
| 
 2001年  | 
 国家启动的“八六三”计划中涉及这一领域的投资达8.8亿元人民币。  | 
| 
 2007年11月  | 
 国家颁布《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中国的电动汽车才得以进入生产领域;直到2008年工信部发表公告,部分生产电动汽车的企业才获准批量生产和销售电动汽车。但受制于电动汽车配套市场的不完善,近两年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发展缓慢。  | 
| 
 2009年  | 
 中国电动汽车市场惨淡经营,仅有将近1.33亿元的销售额,这与我国整个汽车市场1364万辆的容量,以及46%的增幅相比差距较大。可以看出,此前中国电动车市场本质上停留在概念阶段,并未进入大规模的产销阶段。由于缺乏政府的大力推广、行业标准不规范以及受制于配套设施的发展,消费者在电动汽车的价格、续航能力和时速问题上仍然抱疑虑态度。这些都限制了国内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  | 
| 
 | 
 国务院通过汽车业振兴规划,明确提出新能源汽车战略,并出台针对新能源汽车的财政补贴政策。目前有42家企业的新能源汽车被列入工信部生产企业和产品公告目录,符合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和发改委等部委相关要求的新能源汽车达47个品种,涵盖了普通混合动力车型及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有轿车、客车、清扫车等。  | 
二、电动汽车行业特点分析
1、市场潜力大,国家政策支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汽车作为一项便捷交通用具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
近年来,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在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行业组织的积极努力和共同推动下发展较快,自“八五”以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是当前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根据国家《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要求,电动汽车的产销在未来三年内要形成规模,通过改造提升现有生产能力,形成50万辆包括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型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产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左右。温家宝总理在新兴战略讲话中,将新能源产业列在了第一位。各省政府、市政府的规划也频频出台,可以说,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潜力巨大。一旦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全面落实,中国新能源汽车将进入提速发展阶段。
- 1
 - 2
 - 总2页
 
http:www.cps800.com/news/2010-7/2010781091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