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  
您的位置:电源在线首页>>行业资讯>>产业纵横>>中欧光伏战“后传”:“外患”转向“内忧”正文

中欧光伏战“后传”:“外患”转向“内忧”

2013/8/30 10:40:22   电源在线网
分享到:

    经过近一年马拉松式的博弈,在最高政治层面领导人介入斡旋之下,中欧双方就光伏反倾销一案达成和解,中国光伏产业终于迎来难得的喘息机会。然而,在结束“外患”的同时,中国近百家企业分食欧盟700万kW光伏配额的“内战”也正式打响。

    “蛋糕”缩水

    8月6日,中欧光伏贸易争端的价格承诺协议正式实施。虽然双方尚未公布协议的具体内容,但据公开报道称,有95家中国光伏企业承诺出口欧盟的光伏产品价格不低于0.56欧元/W,每年输欧光伏产品总量不超过700万kW;超过配额或低于承诺价格的部分,仍将被征收47.6%的反倾销税率。

中欧光伏战“后传”:“外患”转向“内忧”

    根据协议内容,0.56欧元/W的底价是依据上一季度彭博社提供的中国光伏产品出口欧盟的平均价格确定的。而价格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如果这一季度出口价格与上一季度彭博提供的出口平均价格变动超过5%,那么,承诺价格就会被相应调整;同时,如果出口量与前一年度消费量相差10%,那么对配额也要进行调整。

    此次欧盟对中国光伏企业进口份额的分配,无疑将影响中国光伏业的整个格局。相比2012年中国输欧1500万kW光伏产品总量,新的配额缩水过半,中国光伏企业勉强保住欧盟市场的半壁江山。虽然大多数参与抗辩的企业对这项协议较为满意,但仍存在不一致的声音。一位不愿具名的中国光伏企业高管表示,“定价定量”协议对其公司来说并非好事。在达成此次协议之前,该公司出口到欧洲的光伏产品总量100万kW,而现在出口总额只有700万kW,却要由95家出口企业来分,出口量大幅下降是显而易见的。

    英利集团也表示,2012年其欧洲市场的出口量占到总产能的62%,今年一季度下降至53%,预计二季度下降到30%-35%,预计全年平均下降到40%。“英利即使能获得10%的配额,销售量也是下降的,可以说是对欧洲市场占比例大的企业是一个不利的影响。”英利绿色能源法务总监樊振华说道。

    更有光伏企业高管抱怨称,此次谈判“定价定量”等于是又回到了计划经济时代,对有实力的企业来说并不是所期望的。要是定价不定量,有实力的光伏企业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出口,现在双手被束缚住了,就700万kW限额而言,那么多公司,很难做到公平。

    此外,0.56欧元/W是欧盟要求中国企业向当地出口光伏组件的最低价,而目前,英利、天合、阿特斯等几家大型光伏企业出口至欧洲的此类成本都在0.5欧元/W以上。知情者表示,0.56欧元/W的价格只是较于可变成本,如果把固定成本考虑进去,出口企业将面临亏损。

    配额纷争

    就在价格承诺协议正式实施的前一天,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以下简称机电商会)发布《对欧盟出口光伏电池产品价格承诺实施办法》(下称“办法”),其中包括了备受关注的配额分配标准。但是,机电商会只公布配额的大致比例,“办法”的具体内容并没有对外界公开。

    “办法”规定,价格承诺协议规定的年度出口数量的60%份额,按照企业对欧盟出口光伏电池组件占中国对欧出口光伏电池组件的份额进行分配。其中,30%按照欧盟反倾销调查期(2011年7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出口份额计算,30%按照2012年7月1日至2013年3月31日出口份额计算。

  • 1
  • 2
  • 总2页
转载声明:此内容为电源在线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电源在线网",并附带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中欧光伏战“后传”:“外患”转向“内忧
http:www.cps800.com/news/45729.htm
  投稿热线 0755-82905460    邮箱  :news@cps800.com
关于该条新闻资讯信息已有0条留言,我有如下留言:
请您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导致的法律责任
·本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删除其管辖的留言内容
·您在本网的留言内容,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用户名: 密码: 匿名留言   免费注册会员
关键字:
        
按时间:
关闭